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
-
-
适用领域: 高等职业教育
-
相关专业:
经济贸易类,财经商贸大类
-
来 源:
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浏览次数:
634
总体情况和使用指南:
一、总体情况说明
(一)案例建设背景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匮乏、教学与企业实际操作脱节问题,本项目对接外贸业务员岗位职业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10套进出口业务全流程的大型生产实际教学案例构成的外贸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
(二)案例选择原则
1. 案例来源选择的广泛性。提供案例来源的企业覆盖自营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企业,覆盖大、中、小型企业,体现案例库的广泛性。
2. 案例内容选择的典型性和多样性。包括不同产品种类、贸易术语、结算方式、运输方式,体现案例库的典型性和多样性。
3. 业务标准选择的时效性。融入如国际商会2013年修订实施的ISBP745等最新外贸操作标准,体现案例库的时效性。
(三)案例开发思路
1. 业务卷宗还原为工作过程。外贸企业保留的业务卷宗是文本性和结果性材料,无法体现业务操作全过程。所以通过与操作人员反复沟通,就每一个业务环节还原其操作全过程。
2. 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情境。业务卷宗还原为工作过程后,将工作过程细化、拆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组合成若干工作项目,将工作项目转化为适合教学需要的学习情境。
(四)案例开发特色
1. 业务内容全。出口实际业务教学案例的内容覆盖十个完整的业务环节,进口实际业务教学案例的内容覆盖七个完整的业务环节。
2. 贸易产品多。案例产品种类选择考虑了贸易普遍性与学生对贸易产品的可接受性,覆盖五金、鞋帽、机械、食品等主要产品种类。
3. 贸易条件广。真实业务案例覆盖主要的贸易术语、结算方式与运输方式、保险条件。
4. 业务资料多。外贸企业进出口实际业务教学案例覆盖各种合同类文本、贸易单据、金融票据和批件。
(五)案例开发团队
本项目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章安平教授主持开发,参与成员包括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张海燕、肖旭、牟群月、顾捷,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刘珉,河南省外贸职工大学马朝阳,浙江中成进出口有限公司蔡桂英,浙江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金文胜副总经理等。
二、使用指南
(一)教学适用对象
本项目开发案例适用对象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等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该案例可用于《国际贸易实务》、《出口业务操作》、《进口业务操作》、《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案例或实训项目。
(二)主要案例内容
本项目包括10个大型案例、74个子案例。其中外贸企业出口实际业务教学案例包括球阀出口操作、铝带出口操作、雪地靴出口操作、门把手、水平仪出口操作和加饭酒出口操作等5个大型出口案例、43个出口子案例,外贸企业进口实际业务教学案例包括非洲楝木进口操作、甘薯烧酒进口操作、数控机床进口操作、激光制版机进口操作和冻鸡翅进口操作等5个大型进口案例、31个进口子案例,
(三)案例使用建议
本项目开发的每个教学案例都包括教学目标、案例背景、工作任务、操作演示、考核评价等五部分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案例覆盖的外贸业务操作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为教师使用教学案例、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提供指导;案例背景主要交待企业实际案例的当事人信息、产品信息、交易条件信息、业务实际操作信息等内容,是供教师与学生教学或实训使用的基础性材料;工作任务是根据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要求明确的学生实训的具体任务,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具体任务,也是企业员工实际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操作演示将演示工作任务具体的完整过程及操作技巧;考核评价主要列示该任务完成与否、完成质量的主要考核指标。